第5周国旗下讲话——养成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初 三 ( 2 )班的邵丽亚,我今天国旗下发言的主题为:“养成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
每个星期一,我们都站在国旗下进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我们应该安静肃穆,我们应该在升国旗奏国歌时,面对国旗行队礼或注目礼,直到国旗升至杆顶。与此同时,我们应庄严并响亮地唱出国歌,做到歌词正确,音调准确。这些本应该是常态化的最起码的习惯。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唱国歌?
从定义来看,国歌,即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它带有爱国主义色彩、能呼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是我们中国民族共同的声音符号。我们唱国歌,其实不仅仅是唱,更多的是感怀和体悟国歌声中的民族情感,以增强自身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从产生来看,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来源于战争年代,被称为是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振奋着我们的革命先辈激流勇进,用鲜血换来和平安宁,在荒芜上重建家园。而如今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可能不能体会当时的风起云涌,危机四伏,可见证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坚强不屈的国歌作为一种标志,留到了今日,而唱国歌也成了我们缅怀先烈意志和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重要途径。
从公民义务和法律角度来看,国家规定国歌要人人会唱,在重大集会和活动时升国旗要唱国歌,并能从国歌中体会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和中华先烈不屈的战斗精神,从而激发民族责任感,从小树立为祖国奋斗、献身的坚定信念。
所以,无论是个人层面还是国家层面,国歌作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载体,都是需要我们去尊重并且热爱的,而唱国歌就是最好的表达这种情感的途径。当仪式进行时,当国歌声响起来时,高唱国歌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而从唱国歌这件事延伸开来,我们会发现,爱国可以表现为很多方式,而高唱国歌就是最简单的爱国行为之一,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做到许多,比如在出国旅行中,我们要文明出游,彰显国家气度,维护国家形象;在生活中,我们要文明发表言论,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等等
爱国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中和口号中,需要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我们要爱国,往前推一步,我们要爱校,再往前推一步,我们要爱班,不断地前推,最终的根源落在我们自己的身上,落在我们的行动上。
我想,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有能力去约束自己,让自己把“正确的要求”内化于心,变为习惯,把常态化的该做的事情做好,慢慢就会形成一种好习惯。比如在大型集会上,我们礼貌并热情,适时的鼓掌,专注的聆听;在自习课上,我们安静认真,专注于学习;在公共场合,避免大声喧哗,保持良好的风度······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不必要去想那些长的远的,先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自习课保持安静开始,从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开始,从庄严肃穆的参加升旗仪式开始,从放声唱国歌开始,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这样做,养成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