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苏州·文明小使者
初一(1)班 顾天佳
苏州是一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而近几年来,苏州已赢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光荣称号,给市民打造了一个和谐文明、舒适的生活环境。而我作为一名苏州市的中学生、小学生,也应为苏州的文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说文明,道文明。文明其实与我们并不遥远,在公交车,你是否能为老人、孕妇让座?在游览景区,你是否能文明游览、不乱丢垃圾?在马路上,你是否能够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让?等等。要知道,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国家的名片,只要人人讲文明,遵守社会公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
记得前几天,我乘坐苏州新建的“轨道交通1号线”由于是新建的,不少市民都去“尝尝鲜”,可不是嘛,车厢里拥挤不堪,人们可谓“摩肩接踵”,小小的过道被挤得水泄不通。突然,车厢门打开了,原来是“乐桥站”到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走进了车厢,地铁开动了,老爷爷一个踉跄,差点就要摔倒在地。这时,一位小朋友站起来对老爷爷说:“老爷爷,您请坐!”“不用了,小朋友,还是你坐吧!”“不用了,老爷爷,我是小孩子,没有关系的,您坐吧!”“那谢谢你啊,好孩子!那个学校上学的?”可老爷爷没注意,那个小朋友已经跑开了。可这时,一位老外早就闲不住了,他已经用照相机拍下了小朋友的爱心之举。只见他一边拍摄,脸上一边洋溢出笑容。是啊,一个人的文明小到可以关系到个人面貌,大的甚至可以关系到国家形象。公共文明要完美地体现,首先要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果每个人都能注重文明,每个人都把文明放大化,不文明的行为就能减少了。
苏州虽古老,但他的前途大有希望;苏州虽古老,但它的明天更加美好;苏州虽古老,但它的未来更加辉煌。
它的繁荣,它的美好需要我们共同创造。
同学们,我们是新时代的雏鹰。美丽的家乡啊,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家乡的奉献者。
我爱我的家乡。请大家携起手来,为苏州的文明奉献自己的力量!
路边的文明小事
初一(1)班 张明
记得去年冬天:放学啦,开开心心的背着书包准备回家喽。路上行人们都弓着背,脖子缩进衣领里,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抵御寒风雨雪的侵袭。这突然的大降温天气却是让人受不了,但我还是尽量加快步伐,恨不得一下飞回温暖的家中。
走着走着前方三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交谈着,口中冒出腾腾热气,脸已被冻得通红,站立在寒冷的风雪中止步不前,原本我以为是在等公交车,可这又不是站台,那他们在做什么?为了寻个究竟,我放慢了脚步,仔细打量着这三个人:得出这是一家三口,夫妻俩紧挨着站在一起,表情严肃,目光注视着离他们半米远的女儿。女儿大概十五六岁的样子吧,头戴时尚的毛线帽,脖子上裹着厚重的围巾,身穿一件个性的棉袄和一条牛仔裤,典型的90后模样!只见她皱着眉头,嘟着红红的小嘴,一只手撑在腰上,满脸不服气地站在一个肮脏的垃圾桶旁,垃圾桶的外围散落着零星垃圾,女孩光鲜的外表与如此脏乱的背景格格不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只见父亲指了指地上,又指着小女孩说了几句什么,小女孩也理直气壮的回应着,母亲也不时在旁边插一两句话。因为与他们隔着有一段距离,我只能听到只言片语,具体他们一家三口人在交谈着什么我无从而知。最后见小女孩慢慢地弯下了腰,从垃圾桶外边捡起了一个空的牛奶盒,然后轻轻地扔入垃圾桶内,她看了看父母,父母还是有些不满意。小女孩又乖乖的把垃圾桶周围的几个垃圾依依捡起扔进垃圾桶,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父母脸上才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一家人手挽着手继续赶往回家的路。
我顿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小女孩喝完的空牛奶盒随意地朝垃圾桶一扔,或许是没扔准,也或许是寒风吹偏了牛奶盒,总之牛奶盒落在了垃圾桶的外边。在垃圾桶外散落的垃圾可以看出,很多人和小女孩一样,没有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于是小女孩并没有在意。父母见了却很不高兴,执意要让女儿捡起牛奶盒扔进垃圾桶内,女儿不乐意了,这么冷的天,掉在地上的牛奶盒也很脏,于是和父母抱怨争执起来。但最终还是在父母语重心长的教育下,除了自己的牛奶盒连其它的垃圾都重新捡起扔进了垃圾桶。看到他们的整个举动我也不禁会心的笑了,我因小女孩听进父母的劝说并做出正确的行为而笑,我因这对父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而笑,现在这个社会就是需要这样的父母与子女。
如今网络、电视上所谓的一些富二代、90后他们的很多不良行为被频频曝光,众人摇头叹息,但他们自己却并不为此感到羞愧,依然我行我素,甚至于他们的父母也在包庇、坦护着他们,而不是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我也曾经排斥过这些不良少年,痛斥过这些糊涂的父母。但今天的所见所闻让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与子女思想都是积极的,行为都是文明的。
这个雪后的傍晚也因为路边这一小幕温暖的画面而不再寒冷!
文明礼仪 文明苏州
初一(2)班 唐梦圆
古人云:“自修齐,至治平。”不错,要干大事,就必须先学好礼仪。罗曼罗兰也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正在接受着知识教育,更应该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提高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像普列汉若夫所说的:“道德的基础并不是对个人的幸福的追求,恰是整体的幸福,即对部落、民族、阶级、人类的幸福追求。
今天,走在校园里,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同学吃着零食,吃完之后,随手一扔,就扔在地上,连扔进垃圾桶都不愿意。
也许就是这普通一幕,不由让我想起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仔细想想,不是吗?在这一细节中我想大家一定找到了答案,对吗?
其实在现实中,还有不少与“素质不高”对号入座的行为,都是因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习惯后在举手投足不经意就显露出来的。
说到文明素质,其实,每个人的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复一日,因自我约束的态度,力度不同,才有令人一目了然的区别。这一改变,既与思想认识有关,更是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真希望我们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从都能抛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基础,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肩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首先底线。
文明苏州
初一(3)班 黄苏玉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向被人们称作礼貌待人的楷模。有一次,周总理请一位姓朱的理发师傅给他刮脸,刚刮到一半,周总理忽然咳嗽了一声,朱师傅没提防,刮了个小口子,朱师傅心里一阵紧张,忙说:“我工作没做好,真对不起总理。”周总理微笑着宽慰他说:“怎么能怪你呢!全怪我咳嗽没和你打招呼。还幸亏你刀躲得快。”事后,周总理还一再向朱师傅道谢,尽力消除朱师傅的顾虑。
我们学生从小就应该讲文明,懂礼貌,语言和行为都要彬彬有礼,文雅而不粗野,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对长辈,对老师,对说话对方表示尊敬时,要称呼“您”;请求别人做什么或给予帮助时,要用商量的口吻说“请”;别人帮助了自己时要说“谢谢”;当别人感谢你或有事向你道谢时,要说“别客气”或“没关系”;当你无意中妨碍了别人或给别人添了麻烦时,要主动说“对不起”;早晨上学或路上遇到老师、同学、朋友或其他熟人时,要主动打招呼,说“您早”、“你好”;分手时互相说“再见”。说话时,态度要和蔼、谦逊、文雅、亲切、得体,决不可以说脏话、粗话,要坚持说普通话。
待人接物,行为举止,都要讲究文明礼貌,讲究仪表仪态,无论在校内校外,都要做到不打架,不骂人,不撒野。要学会克制和谦让,自己不对,要勇于自我批评;别人不对,要能原谅别人的过失;当别人对自己表示歉意时,更不能得理不让人。
你也许会看到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身旁若无人的坐在老人的席位上;你也许回听到两个时髦的姑娘发出污秽之声;每当你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这与我们文明发展多不相称。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我国文明何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礼貌造就文明人。因此,必需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那我们要养成哪些习惯呢?比如说你在公共汽车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要主动向别人道歉,这是礼仪。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我们国家才回更加顽强。
我眼中的苏州文明
初一(5)班 王天
近几年来,苏州市在积极进行一些打造文明城市的活动,这不仅是为城市赢得一个文明称号,也是在为我们苏州市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我们作为苏州市的一分子,作为苏州市的小主人,也应该从自我做起,为我们苏州市的文明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说到文明,苏州有着4000多年的文明史,从公元前514年建城起,苏州一直都是中国南方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南方经济崛起的起点,可以说就是苏州。生活在这么一个历史悠久且又文化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中,每个苏州人都应该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无论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老苏州”,还是来到这里努力奋斗的“新苏州”,都可以向别人自豪地说出:“我的家乡是苏州。”
一个城市文明的表现,其重点并不是这个城市本身是多么的繁华,多么发达,而是这个城市中生活着的人名的整体素质,这就需要从每个人的个人角度出发,自己做好在这个城市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来到了这个城市,我们就是这个城市文明的象征,我们需要有这种责任感,这会指引着我们使苏州不断进步,让苏州成为中国文明城市的典范。
文明这二字写起来简单,付诸于自己的一举一动中确实十分困难的,这要求我们每时每刻注意着自己的形象,在他人做出不文明举动时,能制止别人,当然,这是建立在自身文明的基础上的。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见到随地乱扔的垃圾时能捡起后扔进垃圾桶;到有人摔倒时能上去扶一把;见到别人需要帮助时能主动伸出援手……有人就会问了:“现在有人摔地上你把他扶起来说不定倒咬你一口呢,犯得着去帮别人么。”我想说,为什么有人会倒咬那些帮助他的人一口?就是因为他长期身处于没有任何文明秩序的环境中,酿成了这些人的这种品行,若是整个城市都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状态中,我相信是不会出现这种人的。
国家和苏州市政府也重视对市民文明观念的培养,从小学开始,其实就开始对下一代的文明素质教育了,那就是“思想品德”课,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学了6年的思想品德不就是在教导我们如何举止文明么,所以,我相信,有了这一道道坚实的防线,苏州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文明城市。
争做文明小使者
初一(7)班 李召楠
初一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了,我即将进入初二。 我,作为彩香中学的一员,要时时刻刻为学校争光,讲文明懂礼貌,争当文明小使者, 更是不可少的。
我总觉得要做个有教养、讲文明的人很难。一定要持之以恒,光嘴上说说“不带脏话,不乱扔垃圾,遵纪守法,别人有困难去帮助他,帮父母做家务。”是不行的,要有所行动。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个人必备的。文明是什么,文明可以是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可以是给别人一声亲切的问候;可以是“扶”起我们身边“倒下”的一草一木;还可以是给长辈们让座……文明是一种美德。
古人孔融的品行特别好。有一次,爸爸分给他们兄弟梨吃。孔融说:“哥哥们大,要挑大一点的梨,而我,就吃最小的梨。”说完就让哥哥们拿大的梨,孔融自己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哥哥们和爸爸都称赞孔融。孔融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文明礼让的榜样,我们就要学习他的文明品质。
要争当文明小使者,为父母劳动也是不可少的。以前,我吃完饭就把碗筷搁在一旁,等待着爸爸妈妈来收拾、清洁碗筷。现在,我会定期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他们少辛苦一点。
文明就从你我做起。我们要争当文明小使者,为文明城市添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