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常规管理制度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工作,不讲究教育方法,不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不按照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办事,是很难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为此,班主任应具体做到以下几项常规工作:
一、进行目标管理,认真制订班级工作计划
在认真调查和分析本班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表现和各门学科学习状况的基础上,从本班智慧和积极性、制定出班级和个人前进过程中各阶段的分目标,使小目标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要作好每月、每周的工作安排和具体教育措施。让学生体验到实现目标的艰巨性和达到目标后的喜悦感,从而产生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增强追求实现目标的自信心。
二、注重情感投资,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要尊重学生人格,热情关怀、爱护学生;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就需要细心观察、用心调查、耐心倾听、专心研究,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规律,才能熟悉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次教育和个别教育,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有利于培养各类学生的个性特长。平时善于从各个方面感染学生,形成一个充满师生情感的良好的氛围。
三、经常联系和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工作
要经常与任课教师、团队教师、家长联系,互通情况,共同了解和分析研究学生思想行为表现。互相配合,协调和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步调一致地做好教育工作,努力贯彻教育力量行动一致的原则。
四、建立和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根据德育大纲要求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必要的班级规章制度有利于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使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科学安排时间的能力和讲公德、讲礼貌、讲卫生等习惯。班级制度的建立必须来自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良好的愿望,而不是教师的简单规定和主观臆想。
五、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认真抓好班干部队伍的建设,精心培养,放手使用,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并指导本班共青团、少先队开展活动,使班级、团队学生干部在班级中发挥核心和带头作用。并注意发现和培养各阶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
六、组织好班级各项活动
(1)要组织好班主任和主题班会活动,认真指导学生参加各项活动(文体活动、科技小组活动、劳动实践活动等),注意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和发展智能。
(2)根据班情,在平时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步骤地设计好德育系列活动,寓教育于各阶段活动之中,起到强化教育的作用。
七、及时处理偶发事件
要以事实为根据,注重分析,讲究艺术性,提高工作效益,并及时、妥善处理偶发事件,使其成为教育学生的良好时机,帮助学生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实际能力和鉴别是非能力。
八、加强进行生理和心理指导,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现代科学认为,身心健康,即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健康,并能适应社会需要,才是全面健康。因此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个性心理,适时适度地进行生理卫生教育和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九、运用信息反馈,提高阶段分析和学期工作总结的质量
班主任要善于运用反馈信息,经常分析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