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周国旗下讲话——强化养成教育 做优秀学生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强化养成教育,做优秀学生》。
著名心理学家李德说过:“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拥有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
古语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说习惯要从小培养,才会不费多少力气而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正所谓“养习于童蒙”,养成良好习惯,必须从小抓起,注重日常点滴积累。
的确,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长期坚持良好行为,养成习惯,形成自然的人。鲁迅先生,从小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
哲学上有个理论, 叫“蚂蚁效应”,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蚂蚁们辛勒劳动,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倒下,乃至最终零落成泥。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对不良行为习惯要防微杜渐,从“早”抓起,第一颗泥沙的离开抓起。比如,一名同学随手乱扔了一张纸屑,也许他觉得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教育,他就可能进第二次,第三次。。。。。,最后他就会是一个不讲卫生的人,一个令人讨厌的人。
在这里,我把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综合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的良好习惯,希望引起大家关注,它们是: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社会公德习惯;仪表仪态习惯;礼貌待人习惯;读书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和安全习惯。
在这里,我建议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因为只有不断审视自己,反省自己,才能完善自己,积蓄起深厚的文明与文化素养。
在这里,我向全体同学提三点倡议,就是“尊敬我们的老师,净化我们的校园,平静我们的内心”。作为中学生,在校时,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公共场合能主动礼让老师,见到老师要主动让行,不顶撞老师,上课时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真正做到“尊敬我们的老师”。
我们还要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把早点、零食带进校园,积极认真地参加劳动值日。不过,清扫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干净的校园需要同学们自觉地维护、保持。在校园里看见果皮纸屑,能弯腰拾捡。真正做到“净化我们的校园”。
“平静我们的内心”是最为重要的,想要好好学习,就需要一颗安静的心,我们的心是否是安静的,很多时候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为了同学们能有一个好的学习心态,我们要做到:在校园内轻声慢走,不喧闹,不打闹,上下楼梯时,主动靠右行。大课间活动要做到迅速,安静,整齐。
同学们,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着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弯腰捡起身边的一片废纸,仔细擦干净教室每一块墙壁,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让我们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彩吧!
同学们,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